人大主任与民心路
2004年12月17日上午10时许,光山县实验小学门前一条叫英才巷的道路上,挖掘机、碾压机紧张作业,一派繁忙,一条长540米、宽7米的碎石路基展现在人们面前,两侧新修的下水道已全线贯通。见此情景,前来视察的县人大代表们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在2004年年初召开的光山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代表们共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66件。按常规,这些议案、建议经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审查后,直接转交“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办理落实。刚从县委副书记转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向正升却没让这么做,他要来议案、建议的原稿,一份一份地阅看着。突然,一行醒目的标题跃入他的眼帘:《关于再次强烈呼吁改造硬化英才巷的议案》。议案中写道:“英才巷是连接县城弦山大道与兴隆路的交通要道,沿路有实验小学、幼儿中心、国土局等7家单位和500余户居民,日人流量2万余人次。由于该路年久失修,排水不畅,路面坑坑凹凹,污水横流,通行十分不便,群众怨声载道。特别是沿路的实验小学和幼儿中心有学生近4000人,每逢上学、放学期间,人流拥挤不堪,经常有学生掉进水沟里,学生家长反响强烈。县人大代表积极反映民意,曾连续八年在县人代会上提出关于维修英才巷的议案或建议,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为此,县人大代表再次强烈要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尽快维修改造英才巷,给代表和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放下议案纸,向主任的脸阴沉得象窗外灰蒙蒙的天一样:一项关系民心工程的议案,竟然一拖八年!代表的位置在哪儿?政府的责任在哪儿?人大的权威在哪儿?决不能让这样的议案再囫囵下去了!他找来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和代表联络信访科科长,安排先搞专题调查,再提交主任会议审议。
很快,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摆到了向正升的桌面上。原来,责任不明、推诿扯皮和消极畏难情绪才是导致英才巷议案未能落实的根源所在。据有关部门测算,该路按水泥路标准修建约需资金66万元,柏油路面只需51万元左右,这个造价只相当于新城区两套私家小别墅的价格。多年来,县建设局和城关镇政府作为该议案的承办单位,你推我让,在筹资问题谁都不愿讨麻烦,而县政府又没有明确专人协调,于是代表们每年得到的就只能是“我们已将该项议案的办理列入计划,正在积极创造条件落实”的原则性答复了。“部门责任不明,落实不力,根子在政府为民意识不强,关注民声不够。”常委会主任会议上,大家情绪激昂,言辞激烈,一致要求将英才巷议案列为今年县人大重点督办的议案,责成县政府限期落实。会议以书面形式,向县政府办公室发出了《督办意见书》。专题调查,专项审议,重点议案,督办意见书,这在光山县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工作的历史上,都还是第一次。而这几个不同凡响的第一次,又都聚焦到同一件议案上。
不知不觉到了9月份。半年过去了,重点议案的进展竟然不见任何动静。这期间,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职务易人,新旧交替,英才巷议案的事却被人遗忘了。看来,不用重槌,响鼓自己不会响。在确定10月份的常委会会议议题时,向正升主任提议:把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办理英才巷议案的情况列入会议议程,必要时作出决议。这一提议得到了主任们的一致赞同。知悉这一情况,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急向常务副县长汇报,常务副县长又向县长汇报。很快,县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汇报,拿出了三点意见:一、由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牵头,县建设局、城关镇政府共同承办。二、从城市建设维护费中挤出40万元专项资金,余款由沿路单位和居民筹集,按水泥路面的标准修建。三、2004年12月底前完成路基施工任务,开春全面竣工。这三条责任明确、措施具体、排出时间表的方案,得到了常委会多数委员的理解和认同。到会的常务副县长表示,县政府将不讲条件、不计代价、不遗余力地办理好英才巷议案,保证给代表和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向正升主任此时却异常冷静:对英才巷议案的办理情况,我们将密切关注,适当时候组织代表视察。
很快,修建英才巷的指挥部建起来了,资金到位了,工程队开进来了……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在视察现场,一些围观的群众看到代表们胸前挂着的印有国徽图案的红色视察证,情不自禁地赞许:人大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