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的农民工情结
昨日,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竹学军在固始县接受采访时,谈起他见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的激动心情仍难以忘怀。
那是3月12日下午,温总理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来自固始县的代表竹学军就“劳务经济与农民工”问题的发言引起了温家宝的重视。他不仅关注地倾听,认真地记下要点,还先后9次插话,关切地询问有关情况,与代表一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9次与人民代表“互动”,充分体现了总理对农民工问题的高度关注。
竹学军在发言中提及2004年5月29日温总理曾邀请信阳在京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到中南海参加“六一”文艺演出并向他们赠送书包、文具时,温总理说:“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我这个总理更应当关注!我曾经在安徽的一个汽车站,看到有许多农民工正在上汽车,我就走到他们中间挨个问他们到什么地方打工,有没有固定的地点?了解了第一手材料,便于研究解决问题。现在的情况比过去好多了!”
随后,竹学军拿出一张当初温总理接见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现场照片对温总理说:“坐在你身边的这个男孩就是我们信阳的,他叫闫天赐。”工作人员把照片递给总理,总理接过照片端详了一下,说:“小天赐的爸爸是收购废旧物资的。”事隔3年,日理万机的总理对一个农民工子弟记忆如此清晰,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总理问竹学军代表:“他现在在哪里上学、读几年级了?”竹学军回答:“他现在还在北京,读小学五年级。”总理又问:“他的家庭有没有什么困难呀?”得知闫天赐同学已经转入北京的公立小学,家庭生活水平也比过去提高时,温总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竹学军向总理汇报了信阳市发展劳务经济、实施“回归工程”的做法与成效,总理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谈及信阳市前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窗口,在北京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设立“农民工定点医院”时,温总理说:“我知道,光春同志前几天去看了你们在北京的定点医院。这个做法很好!”
竹学军就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的建议,温总理在倾听、记录的同时还与其交流、探讨。
谈到“农民工”这个称谓是否应当改变的问题时,温总理说:“‘农民工’这个称谓应当理解为‘农民中的工人’,新农村建设需要他们,城市的各行各业也离不开他们,他们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力量。”<BR>温总理认可竹学军关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在农村就学“两难”的说法,对其提出的“输入地城市应当对农民工子女就学实行与市民子女同等待遇,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应降低准入门槛并派出优秀教师去支教”的建议表示赞同,说“这个意见好”。
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竹学军建议分三个层次来解决:在城市有资产、房产的,他们已经成了所在城市的主人,却仍然带着“农民工”头衔,应当解决他们的户口和市民待遇问题;对于有固定就业单位的,应当通过城市依法全面推行社保来解决,并且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对于无单位、无房产的个体从业者,暂时由输出地前移社保窗口来解决覆盖问题。温总理说:“我赞同这个意见!为什么会出现农民工问题?就是因为我国农业人口太多,城市暂时还容纳不了,应当分层次逐步解决!”
会议结束后,竹学军走到温总理面前说:“我受固始县160多万父老乡亲的嘱托,邀请总理您到固始视察由打工者建起的城市!”温总理握着竹学军的手连连点头说:“好!好!非常感谢!”
文章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高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