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 新闻频道 >人大要闻 > 浏览文章

李军副主任到信运集团调研企业改制后的情况

发布时间:2008-03-12  阅读次数:次  【字体:


       3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军、市人大财经工委副主任杨国明、市人大研究室副主任李芳军、市人大机关助理调研员杨长秀等同志到信阳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调研企业改制后发展情况。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分别召开公司领导班子、职工代表和离退休代表座谈会,详细了解了信运集团改制前后企业发展情况。

       从汇报和座谈的情况看,信运集团是一家以道路客货运输为主、多元发展的企业集团。公司始建于1949年4月,原为河南省运输联营公司信阳公司,1985年下放到信阳,1998年10月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2004年底整体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信运集团改制后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适应市场发展的新机制,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一是结构调整迅速,企业实力增强。截止2007年12月底,信运集团在全区客运市场的占有率按省、市、县以及城乡班线划分,分别达到67%、72%、70%和50%。改制三年来公司累计收入5.6亿元,上缴税金3620万元,上交规费11044万元,上交养老金2166万元,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二是注重社会责任,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公司承担了1500多名离退休人员的供养,其中,离休干部达31名。在安全生产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实现了安全形势根本好转,事故频率和损失逐年下降,各项安全控制指标明显 优于交通部对大型运输企业的标准值。三是管理走向科学,工作效率更高。信运集团现有中层干部152名,比改制前少了四分之一强,公司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增收节支的各项规定得到较好的贯彻。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凝聚力增强。公司改制后,员工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公司困难家庭得到更多更好的关注,广大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

       信运集团改制后虽取得很大成绩,但也面临一些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改制前遗留的担保贷款问题欠拖未决;运输市场混乱,不利于信运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土地证没有按照市政府相关文件的要求办结,影响到改制后企业的发展和巩固等。

       在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后,李军代表调研组充分肯定了信运集团的改制成效和发展成效。针对企业发展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李军指出,信运集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从市场实际出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市人大常委会将依法督促相关部门不断为信运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他强调:一是要坚持依法办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保护和支持信运的发展。二是要认真兑现政府对改制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和承诺,切实保护改制企业的正当权益。三是要为改制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坚决落实市委“五禁止”、“十不准”规定,为企业减压减负,解决企业不该承担的负担。四是进一步治理和规范交通运输市场,建立信阳方便、快捷、便民、高效、科学的运输秩序。五是继续扶持改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信贷担保、土地证办理和一些生产经营中的个案问题。

       最后,李军对信运的发展提几点希望。一是要继续深化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方法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二是积极拓展发展空间,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客运业,抓住机遇做强做大物流业,积极稳妥地发展房地产业和服务业,实行多元经营,把信运建成信阳的经济巨人。三是着眼全市经济发展,用足用活国家的产业政策,争取更多、更大、更新的项目,为信运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创造条件。


市人大常委会与市“一府两院”召开第六次工作情况通报会

市人大常委会聘请法工委咨询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