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 新闻频道 >人大要闻 > 浏览文章

打赢“菜篮子”工程建设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0-05-11  阅读次数:次  【字体:

    5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菜篮子”工程专题座谈会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铁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保斌,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敬,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聂书华等出席会议。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市人大代表,平桥区、市直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之前,姚铁璜一行前往平桥区平昌关镇朱庄村蔬菜基地、长台关乡长台村蔬菜基地、甘岸办事处王庄村蔬菜基地视察,听取有关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了解“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平桥区全面汇报了“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平桥区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将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来抓。目前,全区发展蔬菜日光温室50余座,塑料大棚3000座。

    会上,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就“菜篮子”工程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姚铁璜在讲话中对平桥区狠抓“菜篮子”工程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平桥区加大了基地建设投入,发挥蔬菜种植的传统优势,狠抓六大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今年将对全区六个蔬菜生产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六个蔬菜基地面积将达到15万亩,保护地栽培达到6万亩。

    姚铁璜要求,各级政府要着眼我市发展未来,统筹好城乡规划建设,尽快出台一系列保护城郊蔬菜生产基地的政策措施,抓紧建立蔬菜基地的占补平衡机制,发挥专业菜地在中心城区供菜中的主渠道作用。做好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在中心城郊沿淮两岸选择土地肥沃、通透条件较好、排灌条件优越的区域建设较大规模、较高标准化生产程度的蔬菜生产基地。要科学制订蔬菜基地发展规划,突出区域蔬菜作物的种植特点,按照市政府《关于“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设施化栽培、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扩大蔬菜基地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市物价办要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把蔬菜价调基金的主要用途放在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生产大户上,降低门槛,提高使用率,发挥最大效能。要加强蔬菜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蔬菜种植技术推广站或成立植保专业合作社,对蔬菜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要建立一批规模化、专业化蔬菜种苗繁育中心,提高育苗水平和质量。在羊山新区建设中一定要做好大规模、高标准的农贸市场的规划和建设,保证未来入住人口的需求。要把老城区适当位置放开作为农贸市场,让城区周边菜农顺利进城卖菜,提高中心城区的蔬菜供应量。市、区两级财政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对老城区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扩大现有农贸市场的经营容量,提高市场管理水平。要建立蔬菜生产者直供市民消费市场的“绿色通道”,减少本地蔬菜进入市场的环节。要加强蔬菜产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构建全市蔬菜信息网络体系,使蔬菜生产量、生产品种、质量标准、销售价格能紧密与市场对接。建立蔬菜市场价格预警机制,提高蔬菜专业合作社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积极引导建立和发展成规模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督促蔬菜生产者实行标准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开展安全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为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和建立外向型蔬菜产业打好基础,不断推动蔬菜质量安全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打赢“菜篮子”工程建设攻坚战。

    张继敬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

    (记者 黄 铎)

河南省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

要在增强蔬菜综合生产能力上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