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月来,光山县十里镇光潢新路沿岸北京新发地十里中药材基地里,上千亩婺源菊、金丝皇菊在阳光的照耀下争相开放,鲜艳夺目。道路沿途停满了几百辆观光游玩的车辆,每天都有上千人赏菊游玩打卡,周边村民忙碌的身影在菊花层中来回穿梭采摘,成为了乡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来这里采摘菊花,是村里两委干部介绍的,采摘菊花的农活不重,小菊花按重计酬,金丝皇菊按天计酬,如果加班的话,一天下来能挣100多块。”正在采摘菊花的贫困户刘则胜一边采摘菊花,一边开心地说道。3000多亩基地内一朵朵盛开的菊花,既是村民口中的“黄金花”“致富花”,也是十里镇充分发挥人大作用的“幸福果”。
一、强化调查研究,为主导产业落地创造条件。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解决在家待业群众稳定增收问题,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十里镇人大经过综合考虑,调查研究,主动与北京新发地联系,邀请到十里镇实地考察中药材种植,凭借光潢新路建成后良好的交通、地理区位优势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在4月3日上午正式与新发地签订征地协议。鼎力支持坚定信心。中药材种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平整土地、除草浇水、剪枝施肥,再到采摘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有效解决周边群众的脱贫增收问题。为加快富民产业尽快落地,十里镇组织人大代表走到群众中间,宣传建设中药材基地的益处,赢得群众大力支持、踊跃签字,一周完成近3000亩土地测绘任务、两周完成土地流转签字、三周正式动工建设中药材基地,坚定了北京新发地的发展信心。
二、充分发挥人大作用,为主导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积极帮助抗旱防汛。今年旱情汛情交替,五六月份旱情严重,中药材基地生产受到威胁。十里镇人大积极作为,结合“我为家乡治水塘”活动向镇党委政府建议,研究制定奖补方案引导群众积极深挖蓄水塘、打机井抗旱,与中药材基地合作保证其生产用水。在七月份汛期,积极协调人力、机械帮助基地挖沟排水,虽然今年旱情汛情交替,但十里镇中药材基地产量较其他地区保持优势,效益更好。结合政策给予支持。为保障金丝皇菊等中药材质量,十里镇人大结合我县高标准良田整治,建议将中药材基地及其周边纳入高标准良田整治范畴,削坡填低平整土地,方便中药材种植。综合考虑水塘、机井选址,深挖整治水塘,提高防汛蓄水能力,保障中药材基地种植用水,减轻洪涝损失。积极协调管理用工。中药材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广大代表积极走到群众中间宣传,帮助基地筛选招聘周边勤恳踏实的村民前来务工,并以村为单位,凭借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和威信,极大的方便了企业的管理,提高了用工质量和效率,采摘高峰时每天约300名群众前来务工,保证了生产效益。与种植基地协商,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周边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务工。据了解,在新发地务工人员中年纪最大的83岁,仍可获得每天70元的收入,优势凸显。按照高峰期300人工需求量计算,普通用工70元每天,打药施肥100元每天,加班15元每小时,群众收益相当可观。
同时,以村两委为单位,与新发地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保证了群众的议价权,土地租金为500元/亩/年,在周边都相对较高,提高了群众收入,也消除了群众自耕面临的旱涝风险。且已经流转的3000亩土地中100多亩是村集体土地,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李堰湾、徐寺两村带来近6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益。
3000亩中药材基地花香四溢,并向万亩花海迈进,“开”出观赏、食用、入药、产品研发加工等多种效益,盛开群众增收“致富花”,结出产业发展“幸福果”。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峰带队调研指导
县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罗红莲指导土地流转,现场解决问题
分管领导副镇长钱宏伟带队开展测绘工作
群众务工采摘增收,露出幸福笑容
络绎不绝的观赏游客
群众致富增收后露出的笑脸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实地考察烘干厂房
开出“致富花”
奋力实现“两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