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5年4月2日 18:06 星期三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 新闻频道 >代表工作 > 浏览文章

代表访谈┃凝心聚力谋发展 奋勇争先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2-13  阅读次数:次  【字体:



编者按

谈感受,议发展,人大代表有话说。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各位代表认真审议报告,积极建言献策,忠诚履职尽责,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立足岗位,依法履职,为民代言、为民发声、积极作为,助推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下为部分人大代表访谈。


“要想改变,必须真干”

——访市人大代表孙大胜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劲儿,鼓气儿,是一个顺应发展需要、符合群众期盼的好报告!”2月10日,走出信阳两会会场,市人大代表、罗山县楠杆镇田堰村党支部书记孙大胜信心满满地说。


“我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这些年,最关注的就是‘三农’问题。你看报告,我市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00多亩、产量超过116亿斤,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居全省第一位,还有,咱们罗山县和其他三个县区成功入选省稻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都是老区交上的新答卷,也是咱们农民交上的答卷!”孙大胜自豪地说。


“要想改变,必须真干。我们村从省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到如今村办企业年销售额可达1000余万元,去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80余万元。这些都是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真干实干的结果,也是我们走民主道路、让广大群众深入参与村庄发展事务,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积极性、齐心协力推动乡村振兴的结果……”孙大胜将田堰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经验娓娓道来。


“目前,我们村已与罗山县40余家家庭农场、合作社、带贫企业签订了长期代销的合作协议。下一步,我们会更加注重集思广益,注重凝聚干群同心的力量,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大民主’深度融入村庄治理的全过程、百姓生活的各方面,持续擦亮‘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五星’支部金字招牌,进一步深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销促产、招商引资、纵向延链,把产业做强,让集体经济收入数字再次刷新,进一步积累为群众办实事的资本,着力在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上下功夫,让产业更强、村庄更美,村民生活更和顺……”勾勒田堰村的未来美好图景,孙大胜浑身上下满满干劲。


文/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凌云


搭政企沟通桥梁 建服务企业平台

——访市人大代表严刚


“政府工作报告文字简洁、内容全面、客观实在、亮点突出,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好报告。”市人大代表、信阳市固始商会会长、商会党支部书记严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严刚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传达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将带领团队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优化粮食收储服务、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以及改进生产和经营模式,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增产作出更大贡献。


严刚说,今后将继续加强会员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同时,将积极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信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周期长、环节多、办理效率低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项目的落地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严刚还针对当前土地审批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他建议,优化审批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行网上审批,以缩短审批周期。同时,还要加强监管与评估,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加大对土地审批政策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企业和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理解度。

                                

 文/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凯


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访市人大代表杨长太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市人大代表、光山县东岳村致富带头人杨长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信阳市是油茶分布的北部边缘区,油茶种植、加工历史悠久。杨长太分析认为,油茶产业是一项长期投入的林业种植产业。“目前油茶产业呈现有市场销售疲软、品牌建设不足、产业链条不全、企业融资困难等情况,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杨长太告诉记者。


如何加快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杨长太提议,要探索农村经济合作社主导、农村经济合作社与承包主体合作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植油茶;要对国家、省、市发展油茶产业的资金专款专用,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开展油茶补助资金监管专项行动,强化全过程监管;要加大用于油茶林基地、低产林改造、规模茶油加工企业和茶油小作坊升级改造的资金扶持力度,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强对油茶低产林改造、精深加工和茶油小作坊升级改造的信贷支持;要鼓励引导校、银、企、农多方协作,提高油茶产品精细加工和综合利用研发能力,加快提升油茶衍生价值。


“我们还要加快建设‘信阳油茶’和‘信阳山茶油’区域公用品牌,壮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和森林生态标志产品。”杨长太说,在构建涵盖油茶种植、加工、销售等业态的同时,要以“油茶+旅游”的形式,打造具有信阳特色的集观光、体验、购物于一体的油茶旅游项目,同样是推动油茶产业健康长久发展的好路径。


 文/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涛

让农特产品“走出去”

——访市人大代表王青刚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备受鼓舞。特别是报告中提到扶持农特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彰显了政府的决心,也让我们企业更有信心。”市人大代表、息县籍企业家、浙江大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青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王青刚特别关注家乡发展,近年来先后创办多家企业,吸纳家乡劳动力,并出资60余万元为家乡修建2.5公里水泥路,为家乡困难群众捐款30余万元。2024年8月1日,王青刚在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当时感觉很自豪,也感受到肩头的责任更重了。”王青刚介绍,作为在外乡发展的游子,他始终热爱乡土、眷恋家乡味道,为了吸纳更多家乡富余劳动力,也为了让更多在外信阳人随时尝到家乡味道,他在杭州又打造了一家信阳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主要展示销售信阳各县区的农特产品。


“让农特产品走品牌化、标准化发展之路,有助于推动信阳农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王青刚建议,要深入挖掘农特产品的文化背景,结合生产过程创作富有感染力的故事;要利用线上和线下各渠道,广泛传播好农特产品的故事。


“我们还可以邀请消费者体验农产品采摘、制作过程,并与有影响力的名人合作,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更好地助力信阳农特产品的发展。”王青刚告诉记者,相信通过加大对农特产品的宣传,不但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文/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涛



上一篇: 触摸发展脉搏 履职担当尽责——驻豫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侧记

下一篇: ​【两会新观察】积小流,成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