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 新闻频道 >人大要闻 > 浏览文章

菜价稳定菜农有“四盼”

发布时间:2010-04-07  阅读次数:次  【字体:

    浉河区五星办事处由于所处的区位优势,几十年来一直是信阳市区蔬菜的主要供应基地,几年前还有市民总结道:“五星的蔬菜一天不上市,市区蔬菜价格涨两毛。”可见,五星办事处菜农在市区菜篮子中的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这次市人大的“01号议案”就是由浉河区人大五星办事处代表团集体提出来的。一直靠种植蔬菜为生的菜农们对菜篮子工程也许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关键和有效。他们一致认为,解决了菜农们“四盼”,市区的菜价才会相对稳定,蔬菜市场供应才会有保障。

 
盼蔬菜基地充足

    五星办事处的统计人员告诉记者,几年前,该办事处的大拱桥村、平西村和琵琶山村是市区主要蔬菜种植供应基地,蔬菜的种植面积约6000亩。然而,由于近几年城市的扩张,大拱桥村和平西村的蔬菜基地全部被占用,原来靠卖菜为生的菜农如今反过来还得买菜吃,琵琶山村仅有的约1400亩菜地在修理浉河南岸时已占用近200亩,又有近300亩菜地因河堤加高积水不得不改种杨树。目前还不到1000亩的蔬菜基地马上也要被征用。在记者采访时,琵琶山村二十组的近300亩菜地正在丈量中。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农业协会会长管仁芳回忆说,5年前,湖北省武汉市蔬菜批发商还经常来五星乡下订单采购蔬菜,而短短几年时间,信阳市区的蔬菜因种植面积锐减绝大部分蔬菜不得不依赖从外地调运,原来向外输送蔬菜的基地变成了补充基地。这也正是信阳菜价贵,收入不高而消费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管仁芳和该村民组二十组组长强文明深有感触地说,城市要扩大,占用周边的蔬菜基地也无可厚非。如果真是种菜利润大,有政策扶持,也会有人另租其他村组的土地来大量种植。然而,因投入大、风险高,再加上租地的钱,原来有种植经验的菜农不得不放弃种植蔬菜而改行或外出打工。

    原来的菜农和正在失去菜地的菜农们,无不盼望政府能牵头并给予补助金等方法来租赁城区周边的土地种植蔬菜。

    “远水救不了近火,远水解不了近渴”。若不解决蔬菜基地的问题,信阳的蔬菜市场不稳定,价格过高的态势必然会愈演愈烈。

 
盼经济政策扶持

    管仁芳为了践诺一个共产党员起带头作用的誓言,同时配合市人大“01议案”的顺利实施,她已在该村十四组设计了一个占地约100亩的现代化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规划图,并在春节后请人挖了部分排水沟。她初略估算了一下,挖排水沟得15万元,在河北省定购钢架大棚得花100万元,买机械、薄膜、肥料等也得几十万元,若让这100个大棚开始种上蔬菜苗,没有200万元开不了张。这么大的开支完全要他们筹款,没有一分钱的补贴不说,在银行贷款也很难。她感叹道:有的银行宣传得天花乱坠,然而,真要贷款时却难于登天,贷款的额度小不说,手续十分烦琐。邮政储蓄简单,手续齐备一周就可贷到款,可是,却要按月还本付息。种植业是一个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行业,还没有产出就得还贷真是难坏搞种植的借贷者。该村99%的菜农只好选择在民间借贷,一般情况下借贷1万元一年付1000元的利息费,他们普遍认为这样在民间借款反而比在银行贷款简直方便。

    10年前,管仁芳曾经到我国种植蔬菜最有名的山东省寿县考察过。那里的银行对蔬菜种户的贷款政策非常宽松,只要有种植基地证明或蔬菜购销合同就可在指定银行贷款,当地政府还给予贴息来鼓励菜农种植蔬菜,对大户还给予各种奖励的补助金。政府还跟保险公司签订协议,给所有蔬菜种植户入保,一旦遇到天灾,由当地财政和保险公司共同担负风险,把菜农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相邻省市对菜篮子工程都有一定的扶持补贴措施,而我市至今也未见到任何具体的政策出台。去年冬天气温突然降到-10℃时,所有育苗户的蔬菜苗全部被冻死,后来补育,又被三番五次的冷空气冻死两茬,损失惨重。如果有政府扶持专门育苗户,建立起牢固的、衡温育苗大棚就不会出现此状况,也不会耽误换季节蔬上市,对抑制我市蔬菜价格上涨将起到巨大的调节作用。2008年,依然是该村,因长时间勿冷勿热,种植户都遇上冻死四茬苗,蔬菜种植大的农户仅种子钱直接损失就高达7000元。

    琵琶山村的菜农举例说,粮食国家有最低收购价保障机制,生猪有调节保障政策,而种蔬菜却无任何保障机制。如今,买农机具,买种、采炒制茶叶的机械均有补贴,而种蔬菜的农机具、薄膜等所有项目无一分钱补贴,很伤菜农的心,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盼植保服务配套

    琵琶山村最近几年大力提倡和实实在在地在发展种植业,然而,植保技术跟不上,完全靠传统经验搞种植使农户吃尽苦头。

    二十组组长强文明介绍说,琵琶山村的茄子、西红柿、黄瓜、包菜、莲藕、莴笋、芹菜是上级技术部门确认的无公害蔬菜,也是前些年该村蔬菜大量销往武汉、郑州大城市的金字招牌。然而,因为严重缺少植保服务人员,3年前,首先是茄子患病毒性植物病,根部只要长一小瘤,整株必然会枯死,此病又正好在挂果时才能发现,请专家也治不了,近两年已无人种植了。发展到去年,黄瓜、西红柿也相继染上了此病。强文明说去年西红柿和黄瓜的收成因此减少了一半。

    蔬菜病虫害对种植的收入造成极大影响。

    现在农民都知道要科学种植,也非常乐意学习科学技术,然而,仅靠单打独奏的方法已行不通,也请不起专家。管仁芳说,如果说有政府指定专家或部门负责作技术指导,哪怕让菜农每户出一部分钱他们也愿意。如果此费用完全由收入本就很微薄的菜农出则很不现实。更何况,目前由于气候异常,蔬菜的病虫害也在不断演变,只靠经验永远跟不上趟。只有专业植保人员“妙手”才有可能药到病除。为此,菜农们迫切盼望有可靠的植保服务单位和专家来指导、传授技术。

    管仁芳总结道,种植蔬菜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果做好做大了,不仅可以稳定信阳市的蔬菜价格,还可带动运输、包装业的发展,带动大量人员就业。山东省寿县、单县有十分成功的范例可借鉴。

盼绿色通道畅通

    琵琶山村离城区不算远,然而,从该村运输蔬菜进市区用菜农的话说:“好比登天。”交通警务部门有规定:运输蔬菜的机动三轮、小货车不准进入城区,否则只有罚款的份了。强文明等菜农说:“我们也不怨交警,管理城市的交通秩序是他们的职责,他们恪尽职守无话可说。”但他们也认为,国家对运送蔬菜的大型车辆办绿色通行证进入北京还畅通无阻,我们信阳市咋就这么严格呢?他们每次进城卖菜就像小偷一样,半夜三更进出不到两公里的城区。据他们回忆,2007年蔬菜甚至完全进不了城区,最后还是由浉河区委、区政府向市委、市政府紧急报告后才算准允每天上午8点前进出城区。现在,菜农们只好用面包车来运蔬菜,他们为此感到无助和好笑。

    管仁芳说,他们在10年前考察山东省蔬菜种植区时,当地对运输蔬菜的任何车辆无限制措施。政府对外地购买者提供很多服务,如:你只要告诉蔬菜办购买什么菜多少斤,何时运到何处,蔬菜办就会根据当天的价格帮你算好价钱,绝对不会有半点欺诈行为,只要把钱存入最近的银行,到点时你就可以走人,因为他们会帮你组织供货源并负责蔬菜的质和量,有半点差错你便可以投诉。在那里做蔬菜生意用信誉第一、童叟无欺、服务周到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五星办事处的菜农盼望信阳设立一个绿色通道,让菜农们种植运送蔬菜也能享受一路绿灯的服务。

    信阳晚报 袁国华

李军在检查《大气污染法》贯彻实施情况时要求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依法保护环境

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更安全更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