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 新闻频道 >人大要闻 > 浏览文章
姚铁璜到浉河区检查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
12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铁璜、副主任董进才,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室负责同志等组成市人大常委会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组,在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敬的陪同下,到浉河区检查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
姚铁璜一行先后深入马鞍山残疾人托养中心、浉河区信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董家河镇残疾人托养中心实地查看,听取有关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了解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及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
在召开的座谈会上,浉河区政府有关负责人汇报了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十一五”以来,浉河区残联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残疾人工作者不懈努力,使广大残疾人在多方面得到了实惠:4265名贫困重度残疾人获得特别救助,两年共发放救助资金34万元;争取资金45.2万元,为190户残疾人改造危房;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345例,残疾人受惠87.5万元;为全区2000多名精神病患者提供综合服务,为100名重度精神病人提供近9万元的免费药和住院费用;免费发放轮椅387辆,价值15万元;救助大病大灾的特困残疾人3000多人次,救助资金近70万元;采取多种形式解决残疾人就业,使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95%以上实现了就业;落实残疾人托养政策,积极向省残联争取托养资金100万元;以董家河镇残疾人托养中心为依托,实施对800名重度精神、智力残疾人分别实行集中和分散托养。2006年,浉河区被省确定为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区。
会上,浉河区残联、浉河区教体局、浉河区地税局、浉河区卫生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分别就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的情况作了汇报,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部分残疾人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
听取汇报后,董进才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组作了讲话。他指出,残疾人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党委、政府的关心,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需要各界人士的帮助。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和条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文化道德建设。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缩小和从根本上消除残健差别,本质上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起团结、友爱、互助、扶弱、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力争使广大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董进才强调,克服困难,大力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扩大残疾人康复受益面。要重视贫困残疾人的就医问题,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努力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广大残疾人要继续发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加强学习,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和身体障碍,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来。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记者 黄 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