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 新闻频道 >人大要闻 > 浏览文章

宋效忠调研商城县、平桥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13-07-24  阅读次数:次  【字体:

  7月19日和7月23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效忠、党组副书记李军、副主任高曙霞、秘书长苏锡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黎明、余国忠组成调研组,对商城县、平桥区建设美丽乡村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市政府办公室、市六城联创办、市环保局、市卫生局的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先后来到商城县河凤桥乡田湾村、城关镇何店村、李集乡朱围孜村、卜店村、金刚台乡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现场和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郝堂村等地,走村入户,与部分乡村干部和村民亲切交谈,认真察看和详细了解村庄整体规划布局、农村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绿化美化、房屋改造等方面的情况。在商城县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座谈会。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县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汇报,并与参加座谈会的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及乡镇、村委会干部、村民代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宋效忠在调研中指出,建设美丽乡村,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充分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实践,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规划。同时,也是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两不三新协调发展”总体要求和市委关于“争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整体部署的重要举措。
  宋效忠指出, “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形式。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生活低碳、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已成为当前对新农村的全新界定。商城县坚持走生态立县之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持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促进产业提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度,开启了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先河,平桥区郝堂村的成功实践也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宋效忠强调,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是一项宠大、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遵循科学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责任主体的明确,建设资金的保障,规划的制订与实施,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生态产业经济的培育等等,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梳理。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作用。政府要做到在主导中服务,人人在服务中奉献,把这项活动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确实转变作风的一个大的平台。
  宋效忠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建设特色乡村。要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专家意见,不搞“一刀切”。注重挖掘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结合自然地理条件,体现村庄个性魅力,切忌千村一面,努力建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乡村。要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乡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要突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这个重点。将优势定位在生态环境上,按照“首先保护美,然后优化美”的思路,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以旧村改造为手段,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传承和发展好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和利用好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要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建设洁净乡村。抓好农村住房的改造建设,解决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以及畜禽规范养殖和排泄物的合理利用问题,着力提高村庄环境质量。要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建设富裕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内在要富,外在要美,没有内在的富就没有外在的美。要把产业支撑、经济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基础,实现经济生态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和社区服务业等产业,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努力形成“村美人富”的局面。要进一步培育生态文化,建设文明乡村。在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上下功夫,在繁荣农村生态文化上下功夫,在促进生态建设的民主管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希望通过大家的不懈探索、实践、总结、创新,进一步为全市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典型示范和重要借鉴,从而全面提升我市农村整体发展水平,为魅力信阳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高潮副主任到商城、新县检查《人防法》和《河南省实施<人防法>办法》贯彻执行情况

姚铁璜到浉河区检查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