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迈入有法可依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2-02-17 阅读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照进现实,“三农”工作的重心迎来了历史性转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国农业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之际,高票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把亿万农民热切的期盼化作振兴乡村的法治基石。 法律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图景,是一个时代的制度标本,从中可以读懂一个时代。乡村振兴促进法紧跟时代步伐、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特征、解决时代问题,勾勒出的是一幅农业变成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乡村振兴图。 乡村振兴促进法在于“全”,即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是一部综合性法律,填补了我国乡村振兴领域的立法空白,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法律确定的措施是全方位的,规定的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城乡融合等,既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法律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核心,但不只是促进经济发展,而是立足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除了产业振兴之外,还包括农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目的是解决好三大历史性任务,即保障好农产品供给安全,保护好农村生态屏障安全,传承好中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法律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严格保护耕地、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等,针对性地作了规定,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保护生态环境,对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产业的转移等,规定了禁止和限制措施;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为传承好向上向善、尊老爱幼、重义守信、邻里和谐等传统文化,武术、戏曲、舞龙、民歌等民间艺术,古村落、古民居等物质文化遗产,对乡村文化进行了专章规定。 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关键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新时代农民素质。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加强乡村医疗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人才向乡村流动等,都为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提供了法律保障。在这部法中,广大农民有了一起庆祝丰收的节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在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中得到体现,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等内容,传递出以人为本的精髓,浓浓的“人情味儿”扑面而来。 回望40多年前,中国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通过乡村振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中绘就“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新时代乡村风貌。
来源: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