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位置: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 新闻频道 >自身建设 > 浏览文章

守正创新谋出彩 担当作为谱新篇——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亮点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3-01-05  阅读次数:次  【字体: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肩负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带着全市人民的信任与重托,信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走过春华秋实的五年。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焦群众所思所盼,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守正创新、笃行不怠,用忠诚和担当书写出精彩答卷。在2022年4月22日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作了典型发言。


  坚持党的领导  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开展,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持续组织机关干部读好“总书记写的书、写总书记的书、总书记读过的书和总书记推荐的书”,编印《每月必读》,每月举办市人大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牢牢把握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市之重者,在谋划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时,注重从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中找方向,从全国人大、省人大工作要点中找思路,从市委“1335”工作布局中找重点,确保人大工作始终紧扣党委部署、紧跟时代发展、紧贴实践需要。坚决落实党的领导各项制度,严格执行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关于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市委关于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相关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实施意见,编印《每周汇报》及时报告工作动态。


  立良法保善治 不断优化市域治理法治供给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聚焦市域治理急需和民生期盼,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先后制定实施地方性法规10部,持续推进建立适应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地方法规体系,努力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围绕治理急需和民生关切,制定一批地方性法规。先后制定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助力信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促进政务服务改革在信阳落地生根,以法治保障营商环境革命向纵深推进,制定《信阳市政务服务条例》,这是信阳首次由市人大常委会相关机构直接起草法规草案。


  聚焦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立法守护红色根脉。信阳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现存革命遗址735处。为保护好这些遗址,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建党百年之际制定出台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这是全省首部保护红色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小切口”立法实践被《中国人大》杂志刊发宣传。


  围绕生态文明领域加强法治供给,支撑我市建设大别山(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聚焦淮河等河道生态保护,制定《信阳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把行之有效的河砂集中监管、集中开采等做法用法条固定下来,既保护河道生态,又保证正常建设用砂。聚焦保护鲇鱼山水库这一商城、固始两县人民的饮用水水源地,制定《信阳市鲇鱼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科学划定保护区,规定禁渔期,保护好两县人民的大水缸,这是继省人大常委会为信阳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立法以来,信阳市又一饮用水水源地获得立法保护。此外,还制定《信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法治守护豫南大地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5年时间,10部法规。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小切口、有特色、接地气”的原则,不断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立法,把“党言党语”“群言群语”转化为“法言法语”,使立法过程成为贯彻党的主张和反映民情、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的过程,确保每一部法规都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聚焦重点工作  持续提升监督质效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五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把“人民”二字放在最高位置,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行使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监督工作的突出成效展现人大的担当作为。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对标一流、刀刃向内,坚定不移推进营商环境革命”。2021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组织市县(区)人大联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执法检查,连续两年动用质询这一刚性监督方式并对质询答复和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先后作出《关于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决议》《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的决定》《关于设立“信阳企业家日”的决定》,首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优化营商环境“两条例”执法检查效果进行评估,首次对垂直管理部门开展五级人大代表营商环境专题视察,首次听取审议市监察委员会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报告,打出了一组有力的人大监督“组合拳”,赢得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点赞。2021年度,信阳市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排名较上年跃升5个位次,进入全省第二方阵。


  安全生产,国之大者、民之大事,关乎人民福祉,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1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作出关于加强安全行为规范的决定,将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确定为“全市安全日”;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反映较强烈的突出问题,在2022年6月召开的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上,对14个市直责任单位依法开展安全生产专题询问,用一场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监督大考,推动实现全市发展的本质安全。


  绿水青山是信阳最优的资源禀赋、最大的发展潜力。信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为助力信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开展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信阳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和全市水环境保护专题调研,连续5年监督检查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情况,扎实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和信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守护好“美好生活看信阳”的生态底色。


  为保护好信阳人民的“母亲河”淮河,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开展“五级人大代表淮河行”视察活动,积极呼吁、争取淮河保护立法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调研计划。在信阳人大的推动和驻信全国人大代表的倡议下,2022年3月的全国人代会上,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共188名全国人大代表分别提出了实施淮河保护立法的议案,得到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9月5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听取信阳人大关于淮河流域保护情况汇报时,表示赞同国家层面推进淮河保护立法。


  发挥代表作用  更好服务人民促进发展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不断优化代表履职机制,拓展代表履职渠道,使代表工作建立在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代表建议传递着人民的呼声、凝聚着人民的期盼。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水平。修订《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实行重点建议办理制度、主任会议组成人员领衔督办机制,换届以来,办理答复代表建议1298件,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代表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代表联络站是沟通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自2017年以来,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374个代表联络站,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11个联络站被评为省级优秀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所有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深入推进代表进工委、专委活动,在平桥区建立了首家民侨外工委联络站,有共同行业专业背景的代表一起组织开展活动。在建好用好人大代表“家站点”的同时,建立完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接待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与代表“单月恳谈、双月座谈”等制度,扩大人大代表对立法调研、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工作的参与。换届以来组织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253人次,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2106人次。积极组织代表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万人助万企,人大代表在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2020年初,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慷慨解囊,为抗疫捐款捐物14667万元。2021年7月下旬豫北遭遇洪涝灾害时,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为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捐款捐物4149万元,用无私奉献的大义之举凝聚了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展现了人大代表的时代风采。


  民生连着民心。在2022年2月召开的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上,全体人大代表首次票决2022年信阳市民生实事项目。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从项目的征集,到代表审议、票决,项目实施的监督,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进一步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实现了与民意的精准对接,进一步增进了民生福祉。


  抓大事议大事  依法决定重大事项


  坚持抓大事议大事,通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把市委意图、人民意愿转化为国家意志。五年来,共依法作出营商环境、生态保护、安全生产、城市管理、双拥共建等方面的决议决定47项。


  聚焦生态环保,作出关于加强散煤污染治理的决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信阳加速绿色崛起的决定;围绕办理“公交优先发展”的议案,作出关于加快公交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决议,推动解决我市公交事业历史欠账、发展短板,逐步建立起现代高效、人民满意的公共交通;着力进一步打造城市名片、树立城市形象,作出银杏为“市树”桂花为“市花”的决定;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作出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佩戴口罩和使用场所码的决定,进一步凝聚了“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的普遍共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预防和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作出关于预防和制止餐饮浪费的决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餐桌革命”;聚焦营商环境这一全市发展的战略性基础工程,作出关于设立“信阳企业家日”的决定,让聚焦产业、企业、企业家的氛围更加浓厚。


  打造“信阳样板”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1年以来,信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现形式,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以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民团体为基本单元,在全市打造20个省级示范点、49个市级示范点、220个县级示范点,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优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过程参与机制,使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意愿不断增强,广度深度不断拓展,让示范点真正成为展示民主的窗口、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发展的载体、基层治理的平台、人大工作的阵地。


  在2022年8月23日召开的河南省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工作会议上,播放了信阳人大《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专题片,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作了经验介绍。2022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听取信阳基层示范点建设工作汇报时给予高度评价,信阳经验被《中国人大》杂志刊发宣传推广。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和加强调查研究,连年获得省人大常委会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优秀组织奖;注重加强宣传工作,在河南人大新闻奖评选中始终位于省辖市人大前列;建立83人的决策咨询专家库和立法专家库,借助“外脑”提升人大工作水平;扎实开展“三创一争”活动,打造能力更强作风更实形象更好的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提质工程的指导意见》,开展全市人大系统“出彩工作”评选,激发基层人大工作活力……


  新的征程上,市人大常委会将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民履职守初心,砥砺奋进谱华章,接续书写“人大工作为人民”的出彩答卷。


供稿: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把握重点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人大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