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信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 > 新闻频道 >人大要闻 > 浏览文章
尹保斌副主任出席新农村特区建设农业科技人员座谈会
3月16日,市农科所召开新农村特区建设农业科技人员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保斌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吴基铭、市科技局局长梁继海、市新农村特区筹建办主任肖国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郭祯和农业科技人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参加座谈会的农业科技人员代表分别围绕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成效和经验、农业科技的现状、农业科技人员在新农村特区建设中所做的工作等方面展开了踊跃发言,就下一步如何更加有效发挥农业科技在新农村特区建设中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尹保斌副主任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对全市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推动和参与新农村特区建设中所做出的贡献表示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继续在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步伐,农民生活实现小康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要体现在:一是在宣传党的农村法规政策上发挥作用。二是在传播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上发挥作用。随着农业技术集约化、集成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市场化、信息化,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这就要求我们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全方位、大批量向农民及时传输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三是在培训新型农民方面发挥作用。要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农业技术集成推广的新平台,使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能够“亲密接触”,让农民能够在这个新平台里听技术、学知识、长本领,成功实现农业技术与农民生产实践的对接,加快各项科研成果的转化。四是在引资跑项目上发挥作用。科技人员要利用知识和信息,积极引导,帮助农民选择好、经营好致富项目。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满足农民创业需要。五是在新农村建设科技攻关上要发挥作用。要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用科技带动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解决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尹保斌副主任强调,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要直接参与新农村特区建设。一是要树立“二次创业”思想,把科研体系建在产业上;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开花结果。二是科技人员要积极参与创办农村经济实体。目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村经济小、散、难问题的有效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质上就是农民学校、农民公司,在农民科技素质培训,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也是推动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在农村建立民主制度,实行民主管理的新平台。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可以采取创办、参股等多种形式,依靠种子和科技优势,积极吸纳带动农民入社。在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可以投入并入股,创办、领办各类农业科技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培养自己的企业家,以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要积极投身基地建设。可以依托土地流转部门,采取转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批种子、种苗和特色农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既可以大幅度缩短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又在客观上推动了土地流转。五是要积极研究解决市委、市政府所关心的制约信阳农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在培育新品种,继续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和促进农产品的优化升级等领域寻求新突破。
尹保斌副主任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农业科技人员投身新农村建设创造环境、搞好保障。一是研究制定鼓励科技人才上山下乡的优惠政策。要加大科技专项经费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各类待遇,改善科研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在资金、体制、物质上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保障。三是各职能单位、部门要做好科技人员创业的大后方,激励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工作出现失误,要不批评、不责怪;工作取得成绩,要在政治上给予进步、物质上给予奖励。切实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创业营造良好环境。<BR>会议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管基国主持,吴基铭、梁继海、肖国平、郭祯分别作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