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效忠同志在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信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根据录音整理 2014年10月23日)
同志们:
2012年5月,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作出了《关于通过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规划的决定》。两年多来,市人民政府、羊山新区管委会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坚持科学定位、统筹推进、真抓实做,小镇建设初具规模、招商引资初见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始终高度关注小镇的建设,今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全体成员和部分常委会委员、机关相关委室的负责同志一起,专题对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进行专题调研。上午,大家实地查看了小镇的规划布局及厂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逐一参观、了解了入驻企业的建设和生产状况。刚才,陈延虎同志全面汇报了小镇的规划、招商和建设情况,人大调研组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结合个人认知,谈了一些感想,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的发言可以归纳为四句话:,对小镇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对建设小镇是支持的,对建好小镇是期待的,对环保的要求是严格的。这就是人大的态度和立场!
这次专题调研,年初我点的题,是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在本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闭幕大会上,我提出了人大工作的五个原则,即:以党的领导为人大履职的核心、以群众愿望为人大履职的取向、以科学发展为人大履职的要务、以社会和谐为人大履职的重任、以依法依规为人大履职的准则。在今年的人大闭幕会上,我要求人大的工作要突出重点,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一些突发性的重大问题来开展工作。特别是要把市委已经决定的、政府正在实施的、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或工作,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加大监督力度,推动工作落实,坚持聚焦发展,关注民生。开发建设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是市委、市政府全面分析国家政策导向、产业转移机遇后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加快中心城区城市转型,增强羊山新区产业支撑能力,培植财源,扩大就业,提升信阳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具有深远意义。批准开发建设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监督有关部门建设好家居小镇也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责任和义务。今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集体来家居小镇调研,本身就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对壮大工业经济的重视,对发展产业集聚区的肯定,对建设家居小镇的支持。
经过这次实地走访、察看、座谈,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传言证伪了。前一段,社会上关于家居小镇的建设有很多传言,大致意思是说,原来负责招商的深圳老板打退堂鼓,撤资不干了,家居小镇停建啦。通过今天实地查看的情况来看,小镇建设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尤其是近半年来,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传言可以休矣!
二是顾虑消除了。开发建设家居小镇,社会上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有两个顾虑,一是担心家具生产企业污染空气,破坏信阳的良好生态,二是担心开发商以建家居小镇为幌子,搞“圈地”。从今天调研掌握的情况看,这两个顾虑也是多余的!小镇引进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准备从德国、意大利、日本进口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型设备,基本可以保证投产后环保达标。同时还准备通过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和增加绿地率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环保风险。小镇规划了家居制造、商业贸易、仓储物流、园区社会四大板块,目前都在按照规划在建设,如果按照合同签订的亩均投资强度去投资,也不会存在“圈地”问题。
三是信心坚定了。信阳是传统农业大市,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彰显生态优势的情况下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产业集聚区,社会上甚至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认识也不是完全统一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虑。前不久,郭庚茂书记来信阳视察,对我市的电子产业园、家居小镇和义乌小商品城大加赞赏,称其是“无中生有”。9月18日,全省产业集聚区又在我市召开了现场观摩会。通过今天的实地调研,相信大家对市委提出的发展工业的战略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感悟,对我市发展产业集聚区、走工业强市的信心更足了、更坚定了。
关于家居小镇的建设,我谈三点认识:
一、成绩可圈可点
家居小镇从谋划到现在,也就三年的时间。这期间,正是国家谋求发展方式转型,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时期,国内投资受到抑制。小镇建设当中,原签约招商单位又因故退出,可谓“命运多舛”。在此艰难情形下,市委市政府及羊山新区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小镇建设重现生机,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
起点较高。家居小镇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要求,聘请国内顶级设计团队,高标准编制小镇规划,致力于打造中国中部现代家居产业基地,建设宜产、宜商、宜居、宜创、宜游的现代化生态、人文、智慧小镇。
链条较全。目前小镇签约企业已达53家,正式进驻30家,开工建设19家,14家将于年内投产。从这些企业看,涵盖了从原辅材料生产供应到家居研发、制造、包装、展销、物流配送的全产业链,今年又在延链补链,引进海绵、五金等家居配套行业。从已开工建设的这17家生产企业的产品品类看,类型多样、档次有别,既有销往国内的,也有销往国际的,产业链条相当齐全。
建设较快。目前,小镇已完成6平方公里土地的整体征收搬迁和基础设施配套。开工建设主次干道2纵6横8条25、1公里,开工建设标准厂房120万平方米,商业用房60万平方米,已建成安置小区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近40亿。临时用水用电得到保障,永久性地供水加压站、家具质检中心、信息中心已完成前期准备,即将开工建设。
二、问题亟待解决
小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 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克服和解决。
建设进度仍显缓慢。总体上讲,小镇的建设进度是快的,但和原来的预期目标进度比,又仍显缓慢。这里面,除了原签约招商单位退出的影响外,还有征地拆迁推进慢、地下燃气管线需迁移、今年连雨天多、基础设施不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诸多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要逐一拿出对策,尽力加快建设进度 。
投资强度仍显不够。从目前进驻的19家企业看,建设工地仍显冷清,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场面不多,从已投入的40亿看,企业的投资不足10亿,投资强度不够。据说进驻的企业仅有两家打算将总部放在这里,其他的均为分厂和派出机构,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企业集团的战略转移和市场扩张布点是不同的。总部如果放到这里,企业投资的欲望就强,动力就足,就能扎下根。否则,企业就会推推动动,甚至推也不动。因此,市政府和羊山新区,要进一步明晰招商方向,坚持招大引强,真正把有实力、有诚意的企业招进来、安下来。防止企业用地“小脚穿大鞋”,防止建厂“马拉松”工程。
职能服务仍显被动。听企业反映,他们在投资、建设、投产方面还有不少困难和顾虑。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排企业发展之忧,缓企业发展之急,解企业发展之难。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完善生产、生活设施。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法,尽力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要加强宣传介绍,吸引更多的信阳本籍人士就近到小镇就业,缓解招工难。要加快有关手续的办理,对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事项,要做好解释,求得理解。
三、未来值得期待
家居小镇为我们描绘了诱人的美好前景!有市委市政府的强力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羊山新区的奋力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未来,一个中部现代家居产业基地一定会在信阳崛起,一个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现代化生态人文智慧小镇一定会在信阳展现。我仅从市人大常委会的角度提三点要求:
要十分重视规划执行。小镇的规划标准很高、定位很准,但关键看执行。在我的记忆中,当年在规划开发羊山新区时,保留了不少山头和湖泊,规划了7个公园,但在后来建设中,慢慢地山被推了、湖被填了,公园也不见了。城因山而秀、因水而韵、因林而美,没山没水没林的城市是称不上山水园林城市的!小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十分珍惜并充分利用北湖地区现有植被、水体、湿地和自然地形,依山就势,构建生态穿插、有机联系、产业带动、跳跃发展的布局模式,努力体现山水园林特色。
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生态是信阳的最大优势、最靓名片,保护碧水蓝天是全体信阳儿女义不容辞的职责。小镇在招商时,要设立环保门槛,严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入驻。要鼓励入驻企业采用同行业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实行清洁生产。要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尽快开工建设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要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小镇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枝繁叶茂、长盛不衰,取决于产品质量和集聚水平。生产企业靠质量,商贸企业看集聚。产品质量代表信阳形象。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大企业、名企业,提高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瞄准家居行业的发展方向,加强科技研发,占领制高点,引导新潮流。要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提高产品的安全度和可信度。要发挥好地缘优势,加强集聚,增强小镇的辐射能力。
同志们,家居小镇的建设事关信阳市的发展大业。市人大常委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小镇依规建设、科学发展,为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做出贡献。